游客
题文

读表1-1“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图1-5“1965-1995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回答:太阳黑子的某年平均数量与该年发生磁暴的天数呈________(正或负)相关,试解释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1    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

年份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太阳黑子平均数量
93.8
105.0
66.6
38.0
15.5
27.5
155.4
140.4
年份
1983
1985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太阳黑子平均数量
66.6
17.9
29.4
157.6
145.7
54.6
17.5
23.4


图1-5   1965-1995年发生磁暴的天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省区(甲)和某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分别说出图一(甲省区)、图二中地形类型的特点。(2分)
(2) 图中甲省区与乙地区气候特征有何最主要共同点,并指出影响其各自的主导因素。(3分)
(3) 据图中信息从地理位置及资源方面分析,甲省区与图二地区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经济。(4分)

读某区域分布图和河流流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以__________为分界线。
(2)读河流流量柱状图,分析该河4、5月径流量小的主要原因及河流这种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3)图中甲地(阴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风沙是影响甲所在平原农业发展的障碍之一,试指出其发生的主要时间并从气候方面分析其原因。
(4)图中A地区的沙漠与北非地区沙漠相比,成因有何不同?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某河段地区如右图所示。图中M地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试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N地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

(1)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2)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
(3)为了切实保护好该地农业生态环境,你还有哪些建议。

读甲、乙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及“两河概况对比表”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二:R1、R2两河概况对比表

(1)判断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简要说出判断依据。
(2)分析河流R2的流量大于R1的原因。
(3)结合表格材料和河流补给情况,分析两河的汛期特点及形成原因
(4)分析甲图中R3河流被所在国家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5)说明R2河流域开发利用的重点及开发中易引发的生态问题。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解答下列各题。

(1)A表示的英法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最窄处的___海峡。
(2)B表示的___地区中部电子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英国的“硅谷”。
(3)C为英国新兴石油工业基地___。
(4)字母___为法国“临海型”钢铁基地福斯,该地属___气候。
(5)法国常规能源短缺,___几乎全靠进口,总发电量中__电占绝大部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