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15-17题。

15.从图中看,划分热带和温带、温带和寒带的年平均气温分别是(  )
A. 15°C和5°C
B. 18°C和4°C
C. 5°C和-5°C
D. 25°C和10°C
16.从图中看森林分布的极限条件,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别是(  )
A.>0°C,1000mm        B. >-6°C, >400mm
C. >-8°C, >400mm     D. >17°C,≥800mm
17.在年平均气温20°C的条件下,若降水量小于 300mm,植被应是(   )
A. 半沙漠     B.多刺灌木   C.草地      D.林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各题:

地区


经纬度
102°E,25°N
113°E,28°N
海拔(米)
1891
68
一月平均气温(℃)
7.7
4
七月平均气温(℃)
19.8
32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乙地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主要的柑橘、香蕉生产基地 B.是我国主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C.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有京九铁路纵贯南北

下面是某年我国四个省(区)煤、铁、石油、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表,据表回答各题:

矿产
矿产省(区)




河北省
5.9
12.7
11.7
3.3
黑龙江省
5.9
0
0.65
31.6
四川省
2.8
8.1
5.1
0.14
M
3.7
0.7
4.3
0.05

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矿产依次是

A.石油、煤、盐、铁 B.盐、石油、铁、煤
C.煤、盐、铁、石油 D.铁、煤、石油、盐

表中的M省(区)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新疆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完成各题:(单位:mm)

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A.相对高度变化大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位于背风坡

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C.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高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回答各题:
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河谷农业 B.灌溉农业 C.绿洲农业 D.立体农业

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茄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灌溉水源充足④病虫害较小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各题:

影响A处铁路分布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人口

图中B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落差大 B.降水多 C.光照强 D.风力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