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10月2日,在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的金银滩草原上,青海省、海北州及州内各县的领导,汉、藏、巴利三大佛教语系的众多高僧大德和僧团,以及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善士和西海镇周边的各民族群众齐聚于北海禅院,共同见证和庆祝“民族团结和谐塔”的落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一项重要政策,这是因为

A.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宗教问题就是民族问题
B.我国的宗教政策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C.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基本上全民族信教
D.我国宗教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体现的道理是()

A.文化交流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引进外来文化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C.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①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③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朝李静山这首《节令门·端阳》说明()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