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 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是一种特殊的( )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资源
(2)图中的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分布在A 平原、B 平原和嫩江源头。
(3)下列野生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湿地保护区的是( )
A.羚羊、孔雀 B.丹顶鹤、天鹅
C.蓝马鸡、金丝猴 D.东北虎
(4)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5)今天人们又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成“北大荒”,有关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沼泽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2)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和高山冰雪融水。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和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共10分)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该地6月地质灾害的次数多于7月,说明该地6月地质灾害次数多于7月的自然原因(共10分)
【环境保护】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季可滑雪,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
(1)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递变的趋势,可以反映出我国年降水量具有的分布规律。甲地的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400mm,请解释其原因。
(2)关于图中河流在A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①泥沙含量大②水流湍急③有结冰期④有凌汛现象⑤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④⑤ |
(3)乙地的地形区名称是,请说出判断理由(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4)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大;气候干燥,光热充足;有祁连山的作为灌溉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