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现在已被玉米所取代)。”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1~3题。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
①土地资源优势 ②森林资源优势 ③矿产资源优势 ④地理区位优势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数量上的优势是 ( )
①耕地总面积、人均面积、每一农业劳力担负耕地面积都较多
②宜农荒地全国最多,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大
③主要为黑土、黑钙土,土壤肥沃
④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上的显著特征是 ( )
①耕地面积广大 ②宜农荒地最多 ③土壤肥沃 ④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保障问题显得日益重要,下图为“我国天然气2007年产量与消费量差额统计图”,图中箭头示意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①、②两地建有风力发电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省、市、自治区,属于天然气产量大于消费量的一组是()
| A.蜀、秦、新、青 | B.藏、新、滇、黑 |
| C.川、陕、新、甘 | D.川、陕、新、藏 |
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A.管道运输、铁路运输 | B.管道运输、海洋运输 |
| C.铁路运输、海洋运输 | D.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
关于①、②两地发展风力电站的条件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冬、春季节风力大 |
| B.②地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低 |
| C.②地科研水平高,资金足 |
| D.①地常规能源缺乏,远离消费市场 |
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MN经度差为12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 A.17:00 | B.18:00 | C.20:00 | D.21:00 |
若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则()
|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
| 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 |
|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
|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
某骑行爱好者骑自行车从甲地到辛地,车上配有全球定位系统,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假设车速只受坡度影响。下图是骑行路线图,图中小黑点表示骑行全程的定位记录,数字为乙丁己三地点的高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丙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 A.420米 | B.450米 | C.451米 | D.455米 |
该骑行路线中,甲乙、乙丙、丙丁、丁戊、戊己、己庚、庚辛七个路段中,坡度相对和缓的是()
| A.甲乙、庚辛 | B.丙丁、戊己 |
| C.乙丙、己庚 | D.乙丙、丁戊 |
下图是位于黄河晋陕边界的大峡谷,被誉为北国的"小三峡",其河流形态宛如希腊字母“Ω”的河道嵌于山岩之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符合图示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水流平稳 | B.含沙量大 | C.无结冰期 | D.航运便利 |
下面诗句中所示地质作用与晋陕大峡谷的形成相似的是()
| A.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 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
| C.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在秘鲁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0.5千米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宽4米的长方形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 A.雾气 | B.冰川融水 | C.积雪融水 | D.雨水 |
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
| A.下垫面状况 | B.洋流 | C.山地冰雪 | D.海风 |
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
| A.美国内陆沙漠地区 |
| B.非洲南部临近大西洋的纳米布沙漠 |
| C.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地区 |
| 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