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事:当某人接受某项任务时,往往会说:“试试看。”
诚然,试试看,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试或者不去试却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第一步往往踏在“试试看”的跳板上。
事实上,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譬如:你曾勇敢地跨越一条宽阔的壕沟;你曾尝试着解开了一道复杂的方程;或者你曾试着完成一项棘手的工作……可以说,我们正是从“试试看”起步,尔后一路风尘,跨越人生的山峰沟壑,来到青青的芳草地。
请以“试试看”为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鲁迅先生有句诗:“花开花落两由之。”表达的意思是花开花落自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我们不必为之伤感,为之抱怨,最积极可取的是采取“听其自流,待其自生”的态度。
请以“花开花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一位90后的孩子在日记中写了如下一段话:
请给我勇敢,改变可以改变的;就给我坚强,接受不可以改变的;请给我智慧,分辨这两者。
请联系自己或身边的现实,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同上)
△有想法的人,不会被别人左右。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书!反过来,你读什么书,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生的悲剧在于,我们心灵的牢笼都是自己搭建的。
从上面这些话中你悟出了什么?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
一座古城以光洁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民居,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而闻名遐迩。城里四季开满鲜花,整座古城浸透在水一般的诗意之中。
十年后,这座古城已经被鳞次栉比的商铺覆盖,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诗情画意已经荡然无存。
材料二:
牛津大学一直领先其他有名的大学,一个因素就在于它始终保持着古朴的风格。让初到牛津的人一看,每个学院都像废弃的古庙,给人一种寂寞与萧瑟的感觉。这是一种诗意的表现,背后却反映了他们对待传统的严谨态度和学术风格。
在很多人看来,现代化就是大都市中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数不尽的商铺构成的繁华闹市;名牌大学就等于高楼林立加上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现代化与古朴的诗意是水火不相容的。
其实,诗意是文学的另一种涵义。有些东西可以遗弃,然而永远不能失却的,是蛰伏于传统之上的诗意。
请以“诗意与现代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说说你的见解。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之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