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将试管分别放入25℃、60℃的水中和冰块中,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均后维持各自温度5min。(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均。
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请回答: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______。
[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

(1)图中X物质为。在有氧条件下,该物质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过程在中进行。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以储存能量。
(3)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4)用14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器是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c是,d是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等。
(4)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1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

(1)图1的⑨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美国科学家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以这两种细胞作实验材料的最可能依据分别是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HIV与图1中结构________(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噬菌体与图1中结构________(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
(4)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体,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的合成阶段将不能正常进行? 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其与_________(填序号)的形成有关。
(5)若图1所示的分泌物是胰岛素,写出胰岛素在合成、运输、加工、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膜结构是(填序号)。
(6)图2中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为胰腺细胞分泌某蛋白质前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请据图画出该蛋白质分泌后相应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注射流感疫苗是预防的有效途径。
(1)流感疫苗是灭活的病毒,进入人体作为刺激机体产生从而获得免疫力。
(2)要研制流感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现设计实验探究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请完成以下实验过程: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显紫色,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的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溶液,编号为A、B、C;
第二步: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双缩脲试剂,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吡罗红染色剂,向C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各试管颜色变化
③预期最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为了研究在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萌发种子,然后测定在不同时间种子和幼苗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

(1)在观察时间内,图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总糖含量变化是,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是________,由此可推测糖类和蛋白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同样条件下继续培养,预测图中各曲线的最终变化趋势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定量测定之前,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变化的预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判断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更正错误之处;写出实验结果。
①实验原理: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②实验步骤:
Ⅰ:将三份等量大豆种子分别萌发1、5、9天后取出,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蛋白质制备液;
Ⅱ:取3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等量的萌发1、5、9天的蛋白质制备液;
Ⅲ: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振荡均匀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