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南亚上空14千米处发现了一片3千米厚的褐色云层,这一褐色云层被称为“亚洲褐云”。“亚洲褐云”由灰尘、煤烟、酸性及其他有害悬浮粒子组成。据此回答1~2题。
1.受“亚洲褐云”遮蔽的地区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日照减少 ②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③低度层大气温度升高 ④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 ⑤受其影响地区一定多雨 ⑥会损害呼吸系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⑤⑥
2.“亚洲褐云”出现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6月22日,当某地日影最短时,测得此地太阳高度角为36°,则以下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表示该地的是
.读下列风频玫瑰图,则关于四图最大风频的方向、城市、气候类型、气候特征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①—西南风—伦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气温日较差小 |
B.②—西南风—加尔各答—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
C.③—西北风—北京—温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
D.④—东南风—罗马—地中海气候—冬雨夏旱 |
.读下面经纬图,设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和H2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
B.每年不可能有一时刻H1=H2 |
C.每年约有9个月时间H1>H2 |
D.任何时候都是H1>H2 |
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直线距离为地球赤道半径,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据此完成题。.若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
A.7日0时 | B.7日16时 |
C.8日16时 | D.8日8时 |
.此时,一艘由伦敦驶往上海的海轮正途经北印度洋海区,船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天,正午桅杆影子朝正南方向 |
B.这一天,船员经历的昼长于夜 |
C.这一天,船在行驶过程中顺风顺水 |
D.这一天,日出时间比上海早 |
右图是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题。.图中a、b是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沿直线从a到b的方向 是
A.先东北、转东南 | B.先西南、转西北 |
C.先东南、转东北 | D.先西北、转西南 |
.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昼时间a可能比b长 |
B.正午太阳高度b可能大于a |
C.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
D.b考察站濒临太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