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工业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NaCl,现欲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方案一:沉淀分析法
(1)把一定质量的样品溶解后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将所得沉淀________(填操作)、洗涤、烘干、称量。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案二:气体分析法
(2)把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用下图装置测定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了测量结果准确,B中的溶液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但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仍然不够准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质量差分析法
(3)把一定质量的样品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采用下图所示装置,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利用其质量差求算样品的纯度。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有:①在干燥管内填满碱石灰,质量为mg ②取ng样品装入广口瓶中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缓慢鼓人空气数分钟,再称量干燥管质量为Mg ⑤关闭止水夹
⑥打开止水夹 ⑦缓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⑧缓慢鼓人空气数分钟
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③→_________→⑥→______⑤→________⑦→______
Ⅱ.在操作④中,要缓慢鼓人空气数分钟,鼓人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 ;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Ⅲ.若去掉装置A,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 ;若去掉装置B,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燃烧热
(1)反应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以跟__________相关的__________实际应用较广。
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__________。燃烧热通常可利用仪器由实验测得。
(2)选择燃料应从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
某温度下,向一密闭的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浓度为m mol·L—1。若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使之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此时平衡气体中氨气的浓度仍为m mol·L—1,加入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用Xmol、Ymol、Zmol表示,应满足:
(1)体积恒定时:若X=0,Y=0,则Z
压强恒定时:若X=0,Y=0,则Z
(2):若X=0.65,Y,Z
压强恒定时:若X=0.65,Y,Z
(3)压强恒定时,X、Y、Z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反应:2Cl2(g)+2H2O(g)
4HCl(g)+O2g(吸热反应)建立平衡后,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增大容器体积,则H2O的物质的量;减少容器体积,则Cl2的物质的量
。
(2)体积恒定情况下,通入O2和H2O的物质的量;O2的物质的量(与未通入O2之前比较);HCl的物质的量是。
(3)体积恒定情况下,通入Ne后HCl的物质的量。
(4)加入催化剂,HCl的物质的量。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滴入稀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消失,得无色透明溶液,此溶液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在溶液中滴几滴乙醛溶液,经水浴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写出上述一系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OH-)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