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举措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中美“乒乓外交” |
C.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D.胡锦涛出席北京奥运会欢迎宴会 |
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 |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C.北宋实行二府三司制 | D.清初设立军机处 |
东汉末年,规定刺史可拥有地方行政权和兵权。这一措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 | B.缓和了宦官外戚之祸 |
C.平衡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 |
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 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
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郡县制()
A.始于秦朝的建立 |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 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 |
成语“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周朝政治状况是()
A.王权的大大加强 |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
C.分封制遭到破坏 | D.宗法制寿终正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