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取得重大成果。读习主席出访欧洲足迹图,完成下列各题。习近平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3月22日12时30分,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52°22′N, 4°53′E)。此时北京时间为()
A.21日4时 30分 | B.22日20时30分 |
C.22日4时30分 | D.23日18时30分 |
此日()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B.北半球极夜范围在扩大 |
C.阿姆斯特丹日出东南方 |
D.欧洲四国几乎昼夜等长 |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幽深峡谷 | B.山前平原 | C.山间盆地 | D.平缓高原 |
“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 B.灌溉系统 | C.农业技术 | D.水力资源 |
假如北京为北极点,下图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地球投影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当极点变化后,甲乙丙三地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地的自转线速度都变大 |
B.三地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都发生变化 |
C.三地中,乙地年平均气温变化最大 |
D.三地中,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甲地 |
当极点变化后,丙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变为()
A.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严重 |
B.东部经济地带为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 |
C.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D.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
城市化严重超前产生的问题包括()
A.城市发展逆城市化,市中心空洞化 |
B.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
C.劳动力不足 |
D.绿地增多,城市环境有很大改善 |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表1)和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表中信息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变化趋势是()
A.R河径流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减少 |
B.R河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减弱,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增强 |
C.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 |
D.河流流域面积增加,区域涵养水源能力增强 |
图中①地以喜阳类常绿阔叶林为主,而②地以喜阴类常绿阔叶林为主,这体现了自然景观的()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