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06.5º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判断问题。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处位于
| A.山顶2900米处 |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
|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
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 A.10℃ | B.20℃ | C.30℃ | D.40℃ |
一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A.海拔较低 |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下列不属于②山地理意义的是
| A.我国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
| B.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
| C.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 |
| D.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
读图“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题。
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 B.水圈 | C.岩石圈 | D.地壳 |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
|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
|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
|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
图表示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且此季节北京多雷雨天气。读图,回答题。
此时太阳直射()
| A.20°S | B.20°N |
| C.10°S或10°N | D.20°S或20°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年中甲、乙两地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 B.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 C.此日乙地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
| D.此日乙地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 |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题。
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 A.70ºE | B.90ºE | C.70ºW | D.110ºW |
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此季节,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西伯利亚冰天雪地 | B.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
| C.江南地区春暖花开 | D.东北平原麦收正忙 |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题。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 A.调快1小时 | B.调慢1小时 | C.调快 24 小时 | D.调慢 24 小时 |
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5 时 | B.8 时 | C.16 时 | D.21 时 |
从广州往返美国(航线不变),旅客发现去程时间短,返程时间较长,这可能是因为()
| 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缘故 | B.受东北信风影响的缘故 |
| C.受高空西风影响缘故 | D.受时差影响的缘故 |
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
图中表示北半球春分日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当地球公转到哪个位置时,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地球从①公转到③期间,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将()
| A.越来越大 | B.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
| C.越来越小 | 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