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
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
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的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而形成的 |
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 |
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 |
B.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 |
C.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 |
D.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 |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
B.纺织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
C.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
D.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
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黄山市),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钱)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材料表明当时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主要手段 |
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
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
D.“以末致财,以本守之”的财富观没落 |
明代“海上(松江府)官、民、军、灶(灶户,以煮盐为业的盐户,可以开垦政府拨给的土地作为服役的生活保证),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这说明
A.某些地区形成了棉花专业化经营区域 |
B.植棉业已成为国家赋税的重要支柱 |
C.农业生产普遍出现了多种经营的方式 |
D.明朝政府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
龙、凤在中国传统中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