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当地时间7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本次气候变化大会旨在制定出《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后的新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安排,历史意义重大。
鉴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上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对本次会议给予了高度重视。东道主会前向191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出了参会邀请,迄今已有包括英国首相布朗、巴西总统卢拉、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全球几十个国家领导人确认与会,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将出席本次大会。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将参加会议最后两天的活动,这也让以往鲜有政府领导人出席的联合国例行谈判大会,在会议的最后阶段升级为全球领导人峰会,因此备受世人瞩目。
(1)请简要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答:
(2)请举例简要阐述此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的必要性。
答:
近几年,“旅游热”持续升温。为了更好地保护景点。请你拟一条以“文明旅游”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0字以内)
答:
请你仿照例句,选择你熟悉的一位诗人或作家的一部作品写一段话,表现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容。要求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字数不少于40字。(5分 )
示例:庄子的《庄子》
一部《庄子》,深邃宏阔。那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那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怎能不令我们悚然面对,肃然起敬?
作品: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中观点,筛选出导致西南干旱的人为因素。要求句式整齐,不超过30个字。
西南地区干旱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点:一是降水持续偏少,二是气温偏高。气象部门统计显示,目前云南整个冬季以来的平均气温,达到了自1950年以来的最高气温。但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往往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西南一些省份为了经济效益,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此外,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金沙江上游现在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同时,江河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在大旱的重灾区珠江上游,那里的江水简直就是黑色的,当地居民从河水中捞起淤泥晒干后可当煤炭用,称为“河煤”。大旱之中,一滴水都弥足珍贵,可与此同时,大片大片水源因为污染无法饮用,这难道不值得警醒吗?
导致西南干旱的人为因素有: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位历史人物作点评。(6分)
[示例]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尤未悔。挫折在他的人生征程上左右相伴,但他在挫折中实现了生命的涅槃。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要求不超过25字。
伊利诺斯大学心理专家约翰·休斯曾做试验,在给自己的病人播放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鸣奏曲》时惊奇地发现,在36名病人中有29人的症状得到了减轻。与此同时,休斯也用其他古典音乐做过试验,但最后证明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对他的病人具有持续、明显的效果。休斯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莫扎特音乐重复的频率。休斯说:“他的音乐比较简单,总是让某一旋律多次重复出现,而且是以我们大脑比较喜欢的模式重复。”这可能就是莫扎特音乐神奇效果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