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下图表示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1)在材料一中,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现代化技术对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进行了长期监测,从而发现了青藏高原的移动,该技术是    
(2)图中的山脉是     ,属于地质构造中的   ,板块a为   板块,板块b为   板块。
(3)2007年12月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北端的亚齐省当天上午发生里氏6.3级强烈地震,该现象和图示内容相同的是     

A.都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 B.都发生在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的交界处
C.都发生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都发生在世界地震带上

(4)根据上图,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
(5)青海有我国著名的三江源,西藏也有“亚洲水塔”之称,同时青藏高原又有不少地方严重干旱,这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什么特点?
(6)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有哪些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川气东送(图)被列为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2010年该工程达到年输送天然气达l20亿立方米,是我国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材料三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1)椐材料一,指出图中A是(山脉),B是(河流)(2分)
(2)椐材料一,指出水电站分布特点。试分析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5分)
(3)重庆市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简要分析其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4)我国投资修建川气东送(普光至上海)与西气东输主干道(轮南——上海)主导因素是。川气东送线中的重庆比上海冬季气温偏高,试分析其原因?(3分)
(5)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与2005年相比比重提高最多的是______。简述川气东送对上海的影响。(4分)

读珠三角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今年6月30日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贯通送气,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过我国新疆等地,可以直达广东珠三角。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珠江的水文特征。。(4分)
(2)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使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试分析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3)珠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上游地区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支持,反之下游地区为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支援。(2分)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三角发展的意义。。(3分)

读“我国地形剖面图”和“中国地形分布空白图”(13分),回答:


(1)将图中字母代号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山脉:E, K,G
高原:C,H
盆地:A,B,D
(2)我国地势特点是:,成状分布,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气温和降水有何影响。
(3)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大江大河有何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作为海淀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日照旅游业成为日照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二据《日照日报》2009年2 月3日讯 2008年度日照市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2008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146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
25.2%。
(1)进一步合理开发日照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4分)
(2)日照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何促进经济的发展?(
(3)日照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读“我国某省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为______县,所在省的省会是______。
(2)A县以_______景观而著称,该景观为______(自然或人文)景观。该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景观的形态和颜色随季节发生变化,表现为: ______(季节)流水飞溅似银练,______月似绿毯,夏未秋初一片金黄,______(季节)光亮如镜,
这种景色随季节的变化反映了水稻播种、生长、收割的生产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