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 |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 |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 |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 |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 更高的社会地位 | B. | 更多的休闲时间 | C. | 更高的收人 | D. | 更优的自然环境 |
该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读图回答问题。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 米 | B.900 米 | C.1000 米 | D.1100米 |
若在 Q 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
A.风沙 | B.洪涝 | C.滑坡 | D.寒冻 |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问题。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乙、丙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
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1∶40000 | B.1∶200000 | C.1∶4000 | D.1∶20000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问题。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 B.从东北流向西南 |
C.从北流向南 | D.从南流向北 |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
B.坡度较平缓 |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问题。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 )
A.0.8 m | B.1.2 m | C.1.4 m | D.1.6 m |
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 |
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14~15题。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该日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