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这一地区指的是                        (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根据地
C.陕甘宁根据地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在 ( )

A.农民的骚动 B.新思潮的涌动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

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国别
项目

俄国

英国

德国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铁路总长(1861年)
1 500俄里
15 000俄里
10 000俄里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后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