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张晓风有篇短文《高处何处有》,说的是一位老酋长病危,于是找来村子里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村子前方的神山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确立接班人。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说:“酋长,我爬到了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那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是山麓。你回去吧!”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惫,满脸风霜。他说:“酋长,我爬到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看到秃鹰盘旋。那是一个好地方。”“可惜啊!孩子,那不是山顶,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一个月过去,第三位年轻人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难道在那里一无所见吗?”酋长追问道。“是的,酋长,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自己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孩子,你到的是真的山顶。天意要立你做新酋长,祝福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老者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把握材料的主旨,自行确定立意、角度、文体、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①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植禾剩下的水)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树阴)下,言(祈祷):“ 李君(李树)令我目愈(痊愈),谢以一豚(小猪)。”然目痛乃小疾,遂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②,其下(树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③。间(时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砍掉)之。 (选自晋·干宝《搜神记》)
注释:①空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②翕赫:轰动、惊动。③滂沱:形容酒肉多而不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下,他就越是富有。”在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你有怎样的看法呢?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中国老师带领学生合唱团赴英国莱高伦参加第56届国际音乐节比赛。参赛队都有很强的实力,但只有前三名才能获一等奖。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第三名,但学生们很失落,哭成一片。而获得第九名的意大利队却在狂欢、祝贺,因为他们感觉今天在台上演出没有出任何差错,大家表现都很出色。没获奖的团队在狂欢,而获奖的团队却沉浸在痛苦之中。
对这种现象,你有何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古希腊人刻在阿波罗神庙的箴言说“认识你自己”,而发明家爱迪生说他的人生哲学是“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文体不限,自拟题目,内容具体,800字左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