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以 “那一扇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要求书写工整,涂改规范,文面整洁(卷面分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最著名的杂志之一《生活》的办刊核心是“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见证伟大的事件;去端详穷人的面孔和伟人的手势;去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人群、丛林和月亮的影子;去看人的杰作——他的画作、高楼和发现;看墙后的,看房内的;看危险的;看男人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去看并享受快乐;去看并震撼;去看并领悟。”
上面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匆匆行走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也许一路相伴,也许擦肩而过,但他(她)一句真情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总能让我们即使是在严冬也倍感暖意。
请以《温暖,只因有你》为题写不少于300字的片段。
要求:①叙事、描写相结合,情真意切;②能恰当运用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特点;③不采用诗歌体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心人观察发现,人们匆匆来、匆匆去,原因都在一个“找”字。找理想、找出路、找机会、找朋友、找爱情、找金钱……于是,毛泽东找到新中国,邓小平找到小康之路,杨振宁找到诺贝尔奖,袁隆平找到超级水稻,比尔·盖茨找到巨大商机成为世界首富,小布什找到侵略伊拉克的借口,贪官找到不义之财进了监狱,吸毒者找到刺激失去了健康……当然,我们自己也在找。面对诸如此类的“找”,你有何联想,有何故事,有何经历,有何感慨要对人说?
请以“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字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