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农村的各项富民政策,充分发挥“山、海、侨、特、热”等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如表1)
| 计划时期 |
福建生产总值(亿元) |
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
|
| 福 建 |
全 国 |
||
| 1979年—1980年 |
161.17 |
11.8 |
5.6 |
| “九五”时期 |
15693.79 |
11.5 |
8.6 |
| “十五”时期 |
25856.35 |
10.7 |
9.6 |
| 2006年—2007年 |
16863.68 |
15.0 |
11.7 |
| 1979年—2007年 |
67407.43 |
12.8 |
9.8 |
| 2008年 |
10823.82 |
13.1% |
9% |
表1:福建省各计划时期GDP总量及增长率
注: 福建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505元和5467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40.8倍和38.7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3.7%和13.5%。
材料二 福建高优农业有较大的发展,生产的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名优特农副产品,闻名遐迩。然而福建农产品加工多数属初加工,农产品增加值低,加工产值只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76%,而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已分别达到3.7倍、2.4倍, 我国台湾地区也达到2.6倍。福建许多山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旅游服务设施跟不上等原因,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福建的海洋资源也极为丰富,由于科技开发跟不上,沿海农民收入远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材料三 国务院2009年5月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
结合材料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反映福建省取得的成就及政治原因。
(2)请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角度对福建省提高农民收入提出的若干建议。(或缩小城乡差距)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请从中央赋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政策角度说明之。
(4)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加强对台合作必须重视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理由。
群众观点是什么?相信群众能自己自己,全心全意为服务,一切向负责,虚心向学习。
群众路线是什么?一切为了,一切依靠,从中来,到中去。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党领导人民夺取胜利和成功建设的重要保证。
人民群众的作用是什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是历史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创造者,是的决定力量。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的、的,发展的过程是的。
社会发展是在与、与两大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创新有何作用?如何促进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发展要求,才能发展。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要树立创新精神,不断学习,采用,大胆,不断创新。要勇于打破,进行思维和性思维。
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否定,即否定,发展。
辩证的否定有何作用?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的环节,又是事物的环节,是实现产生和促进灭亡的根本途径,实质是“”,即既又。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意识,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而上学否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