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2日是伟大科学家达尔文诞生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其《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全世界的纪念活动悄然兴起。而在150年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了( )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了牛顿的指导思想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 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 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它是两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 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
|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
| B.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 |
| C.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
|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
| A.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
| B.环球航行使人类历史具有了全球性规模 |
| C.发现新大陆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 |
| D.为西班牙对拉美展开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郑和下西洋 |
| C.丝绸之路开通 | D.蒙古人西征 |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
|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