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在特异性免疫中能起免疫作用的物质是( )
①凝集素 ②抗毒素 ③类毒素 ④外毒素 ⑤干扰素 ⑥抗生素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将两种仓谷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混合在一个容器中,于不同环境中培养,结果如下图,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①在面粉中饲养②在捣碎的麦粒中饲养
A.①中锯谷盗的种群增长速度逐步降低 |
B.拟谷盗和锯谷盗在不同环境中的竞争能力不同 |
C.同一环境下两种群数量变化不同与物种的遗传因素有关 |
D.②中当拟谷盗的数量约170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
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为图中A点和C点的浓度
B. 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低于A点时的浓度
C. 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都高于C点时的浓度
D. 再设置A、C之间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继续实验就可能达到实验目的
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大豆 |
B.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 |
C.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更小 |
D.b点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原因是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且食物增加 |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调查日期 (月-日) |
6-10 |
6-15 |
6-20 |
6-25 |
6-30 |
7-5 |
7-10 |
7-15 |
7-20 |
棉蚜数量 (只/株) |
0.42 |
4.79 |
41.58 |
261.73 |
1181.94 |
1976.96 |
2175.63 |
2171.46 |
2173.23 |
A.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B.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曲线
D.调查期间6-30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