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近代气温呈上升的趋势 |
B.近现代气候的变化中,1998年是气温最温暖的年份 |
C.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D.资料表明,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呈明显的降低趋势 |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 B.原料有可再生性 |
C.减少原料运输量 |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 B.东高西低 |
C.中间高四周低 | D.南高北低 |
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 B.大气降水 |
C.湖泊水 | D.冰雪融水 |
如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完成问题。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
A.林海雪原 | B.大漠孤烟 |
C.椰风海韵 | D.奇山秀水 |
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 |
B.城市南多北少 |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
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
下图是该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
A.太阳能、水能 | B.风能、石油 |
C.太阳能、石油 | D.水能、天然气 |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某时段内降水与蒸发的差额),回答问题。
流域 |
流域面积(km2) |
降水量(mm) |
径流量(mm) |
蒸发量(mm) |
径流系数(%) |
蒸发系数(%) |
松花江 |
557180 |
525 |
145 |
380 |
27.5 |
72.4 |
黄河 |
752443 |
492 |
76 |
416 |
15.4 |
84.6 |
淮河水系 |
261504 |
929 |
191 |
738 |
20.6 |
79.4 |
长江 |
1807119 |
1055 |
542 |
513 |
51.4 |
48.6 |
珠江 |
452616 |
1438 |
772 |
666 |
53.7 |
46.3 |
雅鲁藏布江 |
246000 |
699 |
474 |
225 |
67.8 |
32.3 |
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 B.气温低 | C.峡谷深 | D.光照弱 |
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A.长江、珠江 |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
C.黄河、松花江 |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
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A.珠江 | B.淮河 | C.雅鲁藏布江 | D.黄河 |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与长江航道相交的港口分别是
A.南京、武汉 | B.枝城、武汉 |
C.武汉、九江 | D.九江、南京 |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A.大量廉价劳动力 | B.充足的农林产品 |
C.丰富的矿产资源 | D.资金和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