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示意图,完成下题。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根本原因是( )
A.冰川融化 | B.全球变暖 | C.地面下沉 | D.海水膨胀 |
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明显的侵蚀作用,如果只考虑这一因素,图瓦卢3—5月份哪一方向的海岸受侵蚀最严重( )
A.东北岸 | B.东南岸 | C.西北岸 | D.西南岸 |
气候因素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海平面上升,发达国家应该( )
A.减缓工业化进程 | B.援助发展中国家 |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D.停止使用煤炭,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 |
一架飞机从上海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月1日3时 | B.10月1日15时 |
C.10月2日3时 | D.10月2日15时 |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堆积而不断扩展,最终将与河岸相连的岸是(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
B.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
C.东边地点的地方时晚于西边地点的地方时 |
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图中的球是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地球上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不停地自转 |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
C.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 D.地表能反射太阳光 |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每日都重合 | B.每日都不重合 |
C.只在春、秋分日重合 | D.只在冬、夏至日重合 |
图是某地一物体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北京时间9:20时影子最短,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定在()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在北半球 | B.一定是昼短夜长 |
C.一定是昼长夜短 | D.可能昼夜等长 |
该时段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段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鹿特丹的轮船一直顺风顺水 |
B.此时段我国长江的水位较低 |
C.此时段在南极科考人员可看见美丽的极光 |
D.此时段华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