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不受制约必然产生腐败,加强法制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措施。”当前,全国人大正在不断通过新的法律制度加大反腐败力度。这说明
| A.实行议会民主制是防止腐败的根本制度 |
| B.发扬民主是反腐败的重要途径 |
| C.依法治国是制约权力滥用的:有效措施 |
| D.权力集中必然产生腐败 |
截至2015年2月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57亿人,比2014年底增长2.81%。这体现个体、私营经济()
| A.已成为解决就业的主力军 | B.在扩大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 C.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发挥 | D.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
今年以来,北海市市场主体持续增长到2015年4月份止,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600多户,其中新增个体工商户1155户。这表明()
①我国公有制经济已失去主体地位
②政府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大众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我国所有制改革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程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是一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列关于我国上述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发挥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推动社会在非对抗性矛盾解决中向前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之所以对政府权力做“减法”,是因为
①“减法”是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的结果
②“减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③“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④“减法”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2015年是宏观经济政策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政策名称不变,但在经济新常态下,实际内容将会有所变化,如财政政策要在如何更积极有效上发力,同时也要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重大改革进展。这一变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