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以一 权威国际公司(IDC)指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70亿人民币,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5180万,占中国互联网用户的29.5%,很多学者专家也不断惊呼“中国游戏产业的春天到来了!”但多数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色情、暴力、赌博、迷信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不健康内容,容易影响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甚至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让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并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材料二 在“网络游戏,请不要再残害我们的孩子,不要再让他们沉迷于网络”的呼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材料三 网易、新浪等7家网游行业公司共同签署《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宣言书》,并承诺:“积极研制开发有效控制不良沉迷行为的防沉迷系统,保证限期内开发、按时完成测试、按期投入使用。”但是否真的有效,还得看系统实施后,网民对它的认可程度。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大力发展网络游戏产业有什么经济学意义?
(2)试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三,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怎样才能使我国网游企业做到健康发展。
材料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所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记者了解到,“限塑令”实施近2个月以来,虽然许多中小塑料厂都倒闭了,但由于低成本、高收益的诱惑,生产薄塑料袋的小作坊式依然活跃。一些大型超市的购物塑料袋使用量明显下降,但消费者似乎并没有因为价格因素而完全结束“免费午餐”。同时,现在农贸市场上基本不曾停止过提供免费塑料袋。
材料二:据统计,生产1吨塑料,需消耗3吨石油。在中国每天大约用掉30亿个塑料袋。全国塑料废弃量每年超过300多万吨,而塑料的降解一般需要100到200年时间。
材料三:表一 2005—2008年世界及中国环境日主题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
世界主题 |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
莫使旱地变荒漠 |
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
中国主题 |
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 |
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
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
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
表二2005—2008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388.0亿元(比上年增加2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 |
2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3%。 |
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预计近1.5%,全国主要污染治理首次出现“拐点”。污染防治已经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
环境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将超越1.5% |
运用经济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中世界及中国环境日主题的变化就企业如何节能减排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
财政部发布公告指出,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注: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征收的,主要用于建设集贸市场,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以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费开支,至今已征收了20多年。
请从《经济常识》角度,简要分析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的意义。
2008年8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幕,胡锦涛主席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辨题: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我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
材料一 在不知不觉之中,卖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要品牌。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
材料二 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载体,对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04年起,人大代表纪宝成率先在“两会”上递交将中国传统节日增加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提案,引起中央有关领导重视,也引起社会热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进行调研论证,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农历除夕也将法定放假。
材料三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民意调查2007年11月15日24时结束,大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此项调查。在国家发改委拟定的各调查选项中,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的支持率约为89%,调整五一长假并增加3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的支持率约为68%,保留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的支持率约为82%,将春节放假期间提前到除夕的支持率约为81%,将元旦、五一及三个新增法定假日与前后周末调整成连续3天“小长假”的支持率约为77%。综合以上调查结果,约有八成网民支持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中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已经由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请分析《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形成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3)结合材料分析一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节假日所反映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工经济”具有“人力和资金双向流动”的特点,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专家预测,未来 5-10 年我国民工数量将以每年 500 万人的速度增长。
材料二对农民进城,有些城里人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城市的工业生产、市政建设和市民生活服务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功不可没;另一方面认为农民工是盲流,与下岗职工“争饭碗”,又是“城市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主张限制农民工进城。
(1)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民工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运用哲学有关道理回答,你是否赞成材料二的观点,为什么?
(3)运用政治常识回答,面对“民工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