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题:
2008年10月,迎来了第一个以法定假日形式进行的中秋节。在这中秋假日里,百姓出行、购物、休闲等有了时间保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专题学习中,我校高二(12)班小杨、小刘两位同学围绕“中秋节假日化与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的传承”课题,组成探究小组。
(1)分析国家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
两位同学上网查询时发现,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在对中学生问卷调查的汇总中,他们还发现,不少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现代人所淡忘,主要是由于它们习俗的主题都是吃: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节日因此变淡。这当然是误解,就中秋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八月是作物收获季节,庆丰收、贺团圆,“花好月圆人长寿”是中秋节的主题。
(2)假如这两位同学要对中学生如何过中秋节的情况进行调查,简要的调查步骤有
哪些?
(3)简述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4)结合学校生活实际,应该如何通过传统节日推动传统文化在中学生中的传承?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莫言获得2012午诺贝尔文学奖,各个媒体纷纷报道,莫言的书籍一时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书籍,全球出现了"莫言热"。然而作家莫言却很淡定、很低调。莫言说:自己不要把这个当成一件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要把这个看得太重"。"莫言热"与莫言的淡定反映了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不同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的限制
③客观对象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④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过敏是让很多人烦恼的事情,但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过敏反应可被机体组织用来防癌。因此如果在被过敏困扰的时候想之可能患癌的风险下降了,也许心情就会变好一些,这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④人的心情决定过敏反应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要求我们处理好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统一
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中国电影作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后,常常遇到对国外观众吸引力大大下降的"文化折扣"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没有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从文化角度看,这要求我们

A.在文化交流中,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B.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C.在文化建设中,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 D.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