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其总体目标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①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包括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将使我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继续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梅花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的品格历来深为中国人钟爱。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
|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
|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
| D.审美情趣和吟咏时心绪的差别,使梅花具有不同的品格 |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哲学的角度看,这句话主要是在强调:
| A.事物是普遍发展的 |
| B.认识的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
|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的这一观点
| A.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更有意义 |
| B.提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对立性 |
| C.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
| D.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登录因特网”。从实践的特征看,这体现了 ()
|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直接现实性 |
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如图漫画中许多人哄抢蜡烛的荒诞行为,是因为
①错误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误导作用
②人们认识不到事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对待“网谣”,必须依法打击
④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