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08年4月15日,在广州召开的第10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海尔集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惟一白色家电赞助商参会,展出了5个系列180多个型号的高科技创新产品,是展示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其中,海尔专门为北京奥运会设计的奥运环保产品、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海尔U-home,受到了海内外媒体和客户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名牌战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战略,到今天的国际化战略,海尔已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在名牌发展阶段,海尔只做冰箱这一种产品,夺得中国冰箱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创造出中国冰箱名牌;在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瞄准市场,从一个冰箱产品扩张到国内其他家电领域,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从国内向国际延伸,通过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本土化的海尔品牌,创出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正当国内家电大打价格战的时候,海尔把眼光投向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的优势,他们不打价格战,而是打质量战,打品牌战。海尔的成功经营,使它进入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五强行列。
联系材料说明海尔是如何做强、做大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这期间,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现在各项改革都进入了深化阶段和攻坚阶段。以“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某校高三(1)班学生展开综合探究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其中。
在同学们的探究活动中,班主任王老师参加了全过程。他提出学生要真切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应该主动去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似荼,同时也是我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学分指标之一。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农村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第二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6分)
明末清初时期,西方的耶稣会士带来了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文明,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拒绝者的理由,就是“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迄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之。”也就是认为儒家文化已尽善尽美,反对吸纳西方文化。
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评析上述拒绝者的文化态度。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2)对文化创新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在2008年10月16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要途径,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对文化产业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是大势所趋,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回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