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

粮食供需差指某区域粮食需求量减去该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读“广东省粮食供需差变化图(单位:万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明1994—2009年间

A.广东各地粮食一直短缺
B.东翼缺粮最为严重
C.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最大
D.广东省粮食供需差持续上升

与珠三角粮食供需差变化的相关度最小的是

A.人口迁入导致人口数量增多
B.城市化大量占用耕地
C.农业结构调整
D.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说法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A.该地盛产水稻
B.该地1、2月份太阳能热水器效果好
C.该地不可能是亚洲
D.该地冬季水循环最活跃

利用该地的特色产品,可发展的油料加工业是

A.菜籽油 B.橄榄油
C.大豆油 D.花生油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下图示意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强度的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致该城市群大部分时间热岛强度夜大于昼的主要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大气逆辐射
C.建筑密度 D.人口密度

下列降低热岛强度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加快工业化步伐,促进城市化进程
B.建筑外墙深色化,以增强吸热能力
C.夏季鼓励使用空调,为城市降温
D.增加市区绿地面积,适度设置水景

下图是a、b、c三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种植园农业

与b、c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相似的地区分别是

A.刚果盆地、北美五大湖一带
B.四川盆地、北美五大湖一带
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中国青藏地区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