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克思劳动理论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生产、分配、消费三者关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分配连接着生产和消费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动力 ④ 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氏族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苏,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讲究实惠
C.精神消费可以取代物质消费 D.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相协调

甲说:“我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在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乙说:“我
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终于在前几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看待甲乙的消费
方式,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方式
C.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甲的方式
D.在买方市场时应适当鼓励乙的方式

2010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西藏接待中外游客达40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实现旅游收入1.3亿多元。由于坐火车费用较低,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乘坐廉价、快捷的火车
到西藏旅游。据此回答题。
由于火车费用较低,游客选择乘坐火车到西藏旅游表明了

A.居民家庭收入增加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C.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因素 D.享受性消费增加

小华看到周围的人都去西藏旅游,于是他也想去,这种消费心理属于

A.从众心理 B.求实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物价时涨时落,但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汽车贵;彩电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收音机便宜。这种现象说明
①生产汽车、彩电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②自行车、收音机这种商品已经没有市场需要
③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量大,价格就高
④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不应求,价格就高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某国2009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元。假如2010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2010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5万亿元 B.4.4万亿元 C.5.5万亿元 D.22万亿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