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 | B.水土流失 | C.热岛效应 | D.“臭氧洞” |
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
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1~2题。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关于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人口多的地区迁往人口少的地区 |
B.都是经济因素决定的 |
C.增加迁入地的环境压力 |
D.对迁出地不产生经济影响 |
下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
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 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 |
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 | 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
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 | B.暖锋过境 | C.气旋过境 | D.反气旋过境 |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回答1~2题。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A.a热量 b光照 c伏旱 d洪涝 |
B.a水分 b春旱 c伏旱 d洪涝 |
C.a热量 b春旱 c伏旱 d台风 |
D.a水分 b盐碱 c光照 d台风 |
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a棉花 b冬小麦 c油菜 d甘蔗 |
B.a甜菜 b春小麦 c水稻 d水稻 |
C.a亚麻 b棉花 c油菜 d甘蔗 |
D.a春小麦 b冬小麦 c橡胶 d水稻 |
读气温降水玫瑰图,回答:
关于甲、乙两种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B.甲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乙种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
C.甲种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乙种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D.甲、乙两种气候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