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1863—1912年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统计表(总投资约为14000万元)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南 |
河北 |
||||
46 |
101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5 |
10 |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黑龙江 |
陕西 |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2 |
1
|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
古代有一个书生带着《四书章句集注》上京城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A.隋朝 | B.北宋 | C.元朝 | D.明朝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儒、道、墨、法 | B.道、法、墨、儒 |
C.法、儒、道、墨 | D.墨、儒、法、道 |
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
C.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