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蝗虫对能量的要求一般只需几个平方米的范围即可,而几十平方公里的偌大的范围也不能满足一只老虎的要求。可解释这一现象的生态学理论是( )
A.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 | B.全球性物质循环互为因果 |
C.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互为因果 |
下面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A.果蝇在25℃突变率最高 |
B.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
C.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
D.果蝇的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与突变率有关 |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让F1雌雄相互交配,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头,红眼雄果蝇60头,白眼雌果蝇0头,白眼雄果蝇59头,则F2代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精子:R:r=3:1 |
B.卵细胞:R:r=3:l精子:R:r=3:1 |
C.卵细胞:R:r=3:1精子:R:r=1:1 |
D.卵细胞:R:r=1:l精子:R:r-=:l |
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 | 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 | 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不会出现
A.离子进出神经元 | B.膜的转移和融合 |
C.线粒体活动加强 | D.神经递质跨膜运输 |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