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1920~1936年中外企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的数据。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币单位:  1936年币值:亿元

 
1920年
1936年
1920~1936年
平均增长(%)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中国资本
6.61
44.8
26.09
63.2
9.0
外国资本
8.13
55.2
15.16
36.8
3.9
合计
14.74
100.0
41.25
100.0
 
A.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的推动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与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 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D.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主要是指

A.维护清朝统治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