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1~4题。.图中②地形区为( )
A.华北平原 |
B.四川盆地 |
C.渭河平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下表,完成下题。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
城市化水平(%) |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 |
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 |
|
全国 |
1.00 |
52.57 |
1.00 |
1.00 |
青海 |
0.86 |
47.44 |
0.14 |
0.95 |
河南 |
0.82 |
42.43 |
7.74 |
1.07 |
黑龙江 |
0.93 |
56.90 |
1.00 |
0.29 |
浙江 |
1.65 |
63.20 |
0.83 |
2.56 |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
下图为“某山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该山地热量条件最好的是()
A.南坡 | B.北坡 |
C.东坡 | D.西坡 |
该地盛行风向为()
A.偏东风 | B.偏西风 |
C.偏南风 | D.偏北风 |
古诗曰:“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 B.“新住处”多位于乙地 |
C.乙岸河床较陡宜建河港 |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 |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中桑落洲即指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下游,一般是由于()
A.河道凹岸流水侵蚀而成 | B.河流水位下降,河床露出而成 |
C.河流涨水淹没沙洲而成 | D.河道变宽之处,泥沙淤积而成 |
几条引水至小镇的线路中,方案设计较合理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回答下题。图中显示开罗与武汉的气候要素特征相差悬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地形差异 | B.距海远近差异 |
C.所受大气环流差异 | D.纬度位置差异 |
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时节,控制武汉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江苏省某市(34°N,117°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30鸣枪开赛。下图中,图甲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乙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据此完成下题。当运动员身影如图所示时,运动员位于图乙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此时比赛已进行约()
A.42分钟 | B.30分钟 |
C.18分钟 | D.12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