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一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美国要推广其价值观 B.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确立
C.苏联能够与美国抗衡 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做了如下表态:“今兹合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反映出()

A.《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让步
B.《辛丑条约》并未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问题
C.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确立
C.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B.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时空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下列从通商口岸变迁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①该变迁发生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④中国贸易主权一步步遭到了严重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甲午战后,列强称中国是“正躺在死亡榻上”的“远东病夫”,提出要将“分配这个病夫的遗产”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这个“分配”活动的开端是()

A.“三国干涉还辽”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