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甲、乙两地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等太阳高度线图”,回答问题:

比较名称
甲 地
乙 地
所 属 国
 
 
与该国相邻的海峡
 
 
气候类型
 
 
降水多的原因及降水类型
 
 
读等太阳高度线图,此时
地方时:
乙地地方时与图中B点时间至少相差:
正午太阳高度:
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图中D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差:
经 济 活 动
该国每年大量进口蔬菜的原因之一是(  )

A.气候不适宜种植蔬菜
B.农业用地比例小、蔬菜种植成本高
C.山地众多,交通不便
D.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粗放
该国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图2是图1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板块和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边界。判断依据是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只填代号),请说明理由
A.花岗岩 石灰岩 B.玄武岩 大理岩
C.喷出岩 沉积岩 D.花岗岩 大理岩
(3)②⑥两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只填代号)。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2,判断图1中①处至少发生过次地震(只填代号)。
A.2 B.3 C.4 D.5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单位:米)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点。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小时。
(4)在图示这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只填代号)。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如图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只填代号)。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选择填空)。
A. 核工业 B. 耕作农业 C. 钢铁工业D. 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不断降低,其原因是
(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 ①②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选择填空)。
A. 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 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 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 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表示;B表示
(2)图中箭头①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箭头②表示人类通过新陈代谢和活动,以的形式向环境输出。
(3)图中箭头③表示,箭头④表示
(4)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
(5)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