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如果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层楼高。但日本右翼势力却否认这一事实,并称它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对此,以下看法错误的是( )
A.这是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表现 |
B.违背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
C.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
D.必将导致中日邦交的彻底破裂 |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
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 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纯,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即刻起碇,勿迟误。”此材料表明李鸿章对此战的态度是()
A.备战迎敌 | B.妥协求和 |
C.退让保船 | D.消极避战 |
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行省制 | D.内阁制 |
战国时期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做法与下列思想相关的是( )
A.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
D.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