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强烈冲击,中国近期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部署,未来两年将安排约4万亿元投资,仅此就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对于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安排,海内外高度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近日对4万亿元的具体安排作了披露: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18000亿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1万亿元。
材料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扩大消费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迅猛的发展,百姓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确实存在不少历史欠账。这使得百姓在消费时顾虑较多,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这种发展模式,在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今天,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谈谈我国4万亿投资安排对扩大内需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当前为什么要特别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供求总量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今后几年,年度就业岗位缺口预计在1200万个左右。供求结构矛盾突出,传统行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新兴产业、行业和技术性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却供不应求。
据报载,拿到了大学文凭,却“回炉”到技校念书,这种在过去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已经屡见不鲜。而且,孝道、诚信、社会责任感等道德标准已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面对当前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劳动者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意义。
某公民发现所住地段的路面不平,影响居民出入,便通过有关渠道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公民行使了哪一方面的权利?
(2)行使这一权利的渠道有哪些?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制定和修改规律。
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法院。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重要的国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