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秋日三首(其一、其二)
秦 观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 青虫相对吐秋丝。
[注]①邗沟:邗江  ②菰蒲:水生植物  ③月团:茶饼  ④瀹:yuè煮
1.这两首诗内容与写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请细读之后,一一找出。
两首诗的相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两首诗的不同之点(不少于三点)
                                                                           
                                                                           
2.第一首三、四句,先设“疑”,后解“疑”,暗示了                              
                                                                           
3.第二首一、二句,写了二个细节,一是                二是              ,说明
主人                                                                       
4.请给这两首诗各拟一个题目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哪些内容来表现的?请简要概括。
颈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写自己的兴奋之情?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①
苏轼
其一
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
白灰旋②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注】①本诗写于熙宁六年(1073)。熙宁四年,苏轼因与朝廷主政者政见不合,自请从京师来到杭州为官,这是写在杭州双竹寺的住持湛师的禅房墙壁上的诗。②旋:屡次。
(1) 赏析“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一句。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入清溪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
无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