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是( )
A.外力作用的沉积作用 | B.内力作用的变质作用 |
C.内力作用的火山喷发 | D.内力作用的地壳隆起 |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题。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 B.盛行西风带 |
C.东北信风带 | D.东南信风带 |
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下图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测控网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北京时间11月14日20:00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成功。此时,区时为4:00的测控点为
A.奥塞盖尔 | B.远望六号 | C.阿尔坎特拉 | D.凯尔盖朗 |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南移 | C.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北移 |
两次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B.全球各地白昼逐渐变长 |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北半球 |
右图为“夏秋季节某时刻卫星云图”。读图完成下题。
直接获取该云图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下图 “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地月系 | B.②一银河系 |
C.③一太阳系 | D.④一河外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