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C.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火山喷发、冷却凝固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区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在相同降雨状态下,若雨量高峰和流量高峰间的时距缩短,可能是因为

A.上游湿地大量破坏 B.下游修建了大型水库
C.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下游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某旅游团7月初来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导游温馨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②气候干燥,多补充水分;③去海边沙滩烫脚,备好沙滩鞋;④游泳一定带好防晒用品。
上述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大气削弱和保温作用均弱,气温日较差大
B.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上升,天气晴朗干燥
C.③——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沙滩吸热快
D.④——正午太阳直射该岛,太阳辐射强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回答下题。

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地形 C.纬度高低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中央谷地的农作物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A.土地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临近消费市场 D.灌溉系统发达

下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若a、b、c依次表示5、6、7三月,则甲、乙、丙、丁四地按照昼长从长到短的顺序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甲、丙、乙、丁

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赤潮 C.台风 D.石油泄漏

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A.⑤比②的夜长变化幅度大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D.自转线速度①地大于④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