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 D.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
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A.⑴⑵ | B.⑵⑶ | C.⑶⑷ | D.⑵⑷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使其褪色。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B |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
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 |
C |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点燃燃烧 |
除去CO杂质 |
D |
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
证明非金属性:Cl > C |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阴离子分别为A2-、C-,A2-离子半径大于C-,B2+与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序数A>B>C B 、它们的原子半径C>B>A
C、它们的离子半径A2->C->B2+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C>A>B
下列各种试剂中:①浓溴水②食盐溶液③浓H2SO4④Na2SO3溶液⑤石灰水⑥氢硫酸⑦NaClO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容易变质而浓度变小的组合是 ( )
A.①③④ | B.④⑤⑥ | C.②④⑦ | D.只有①③ |
某温度下,将C12通入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1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则C1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21:5 | B.11:3 | C.3:1 | D.4: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