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9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 |
| A.①③④② | B.①②③④ | C.③①②④ | D.④③②① |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下题。
造成①处气温与同纬度地区明显不同主要因素是
| A.海陆 | B.洋流 | C.太阳辐射 | D.大气环流 |
图中四个区域,南北温差最小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 A.11℃ | B.9℃ | C.7℃ | D.5℃ |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A.1月0~6时 | B.3月7~12时 |
| C.7月9~15时 | D.10月12~18时 |
2012年11月19日清晨,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多个地区出现能度不足200米的大雾,局部地区的能见度低于50米。受大雾天气影响,部分高速公路和机场被迫关闭。据此完成下题。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
|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
|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消弱作用 |
|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③—①—④ | B.⑤—②—④ | C.③—⑤—④ | D.③—⑤—② |
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
对照“大洲轮廓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两洲的界线通过苏伊士运河 |
| B.③④两洲的界线通过巴拿马运河 |
| C.①②③④四洲中只有两个大洲有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
| D.③④两洲的地形相似,都是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