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17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
|
(1)填图:在图中填出地球的四大圈层。
A.岩石圈 | B.水圈 | C.大气圈 | D.生物圈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圈层尽管组成物质、分布空间不同,但他们都是以_______为共同球心的圈层。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发生在_______圈,由此引发的海啸主要发生在_______圈,流行性疾病主要在_______圈传播。
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各题。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洋流性质的变化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
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 B.50°N附近 |
C.中纬度地区 | 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
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 | 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 |
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 | 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 |
[旅游地理]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下图)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因部分遗产所在地(如位于甘肃省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的玉门关遗址等)自然环境恶劣,修复和保护困难,本次申遗历经26年筹备,两次重大调整,多轮考查评审才得以成功,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也因此掀起了中哈吉三国人民重走丝绸之路的旅游热情。
结合材料,从地理角度,简述该遗产能够成功申报的原因。
38.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2: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
海拔(米) |
<200 |
200~500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4000 |
人口数量(万) |
73345.1 |
19427.8 |
8647.5 |
10037.1 |
1590.8 |
人口比例(%) |
64.9 |
17.2 |
7.7 |
8.9 |
1.4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面积比重(%) |
15.0 |
10.2 |
16.9 |
25.0 |
32.9 |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2000万左右,至1999年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200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半岛的气候类型,并比较半岛东西两侧的坡度差异,说明理由。
(2)该地区农业结构种植业比重小,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读下表和图,回答问题。
单位:mm
城市 |
1月 |
7月 |
年降水量 |
达尔文 |
437 |
1 |
1707 |
阿德莱德 |
19 |
67 |
451 |
(1)说出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突出的优势条件。
(2)该国西北部铁矿石资源丰富,但无铁路分布,请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