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07—08下南京市江宁区高二期末质检20题)白居易的《红线毯》有“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诗句。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的腐朽,以下作品与这首诗的艺术风格相同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 C.徐渭《墨竹》 D.齐白石《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主义美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文革”最严酷的时期,“朱德的扁担”被改编成“林彪的扁担”,朱德只是诙谐地笑道:“扁担可以先借给他用几天,迟早还是要还的嘛。”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①“文革”“左”顷错误盛行
②“文革“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③朱德对这种现状的结束充满信心
④朱德认为“文革”不是严酷的时期,扁担会要回来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下图由成都市档案局提供,它是在四川颇具影响力的报纸《新新新闻》1938年刊登的插面。对其正确的理解是

A.民国13年后,成都修好成灌马路后渐渐有了汽车
B.成都人车拥挤,交通混乱,美女交管在街头指挥行人和车辆向左行驶
C.通过漫画美女交警宣传向左的交通规则
D.民国38年,成都宣传交通改为靠右行驶

清乾隆宠臣纪晓岚曾经有过两年半的新疆谪戍生活,他在《阅徽草堂笔记》中说:“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吐鲁番,瓜莫盛于哈密。蒲桃京师贵绿者,取其色耳……瓜则充贡品者,真出哈密。“京师出现这一景况的原因有
①新疆农业技术的发展②交通运输的方便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④新疆行省的设立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民惟邦木,本固邦宁”见于《古文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史书中最早记载民(百姓)是立国之根本的思想。与这一思想不一致的是

A.朱熹“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B.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也经历了变化。与成语“金榜题名”有关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