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中国外贸总额中各国所占的比例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53.10% |
4.55% |
0.99% |
材料二 2002年中国进出口市场按照国家(地区)进出口总额由大到小排序的前十位贸易伙伴。(如图)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往来的。50年初,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有60多个。……到1980年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与地区上升到180个左右,到1990年,中国已与世界227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逐步形成了以日本、香港、欧盟、美国为主,周边国家和地区为辅的贸易市场格局。
(1)简述不同历史时期,中美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2)上海是我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其周围的农业为纺织业提供的原料是_____、_______等。我国棉纺织工业布局(除了上海,天津等老工业基地以外),主要是接近____或 _____的广大内地。
(3)与解放初相比,我国对外贸易不仅总额迅猛增长,其出口的商品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放初以_____产品出口为主,现在以____出口为主。
图17为“南京市主要开发区分布及其相关地理要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开发区沿____、____分布,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
(2)开发区建设扩大城市,加速劳动力从
产业向产业转移,提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图14)
材料二: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小汽车里程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都选择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三个不同阶段反映了区域的过程,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3)图中两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向____移动,主要原因是。
图13是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__,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该工业发展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产业部门利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所在经济地带,与其他经济地带相比,其显著特点表现在:产业结构高,高,高,吸引外资能力强。
(2)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趋势是由原料指向型→指向型→指向型转变。
(3)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因素是(选择填空)。其解决措施有,等。
A.地价昂贵,环境污染 | B.劳动力不足 |
C.资源短缺,能源不足 | D.交通运输落后 |
读“我国南方某著名‘铜都’示意图”,该市地形以山地为主,风景秀丽,矿产资源丰富,铜矿露天开采条件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铜都”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和丰富,便利。
(2)该市铜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和。
(3)要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市的炼铜产业应向发展,同时,可充分利用区域内其他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