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1)~(3)题。(注:图中α的角度为23°26’)
(1)图中所示节气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当图中α的角度由目前状况逐渐减小为0°的过程中,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逐渐缩小
D.松花江干流出现明显的汛期
(3)若图中甲地的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的经度应当是( )
A.15°E B.30°E C.15°W D.30°W
读图4,分析、判断下列城市地域功能区与其付租能力及最佳区位选择搭配正确的是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A.商业区- Ⅲ- a | B.住宅区-Ⅱ-b | C.工业区-Ⅲ- a | D.商业区-Ⅰ-b |
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图3中数码表示的工业部门排序正确的是
甲:①水泥厂②火电厂③印染厂④炼油厂
乙:①钢铁厂②化工厂③保温瓶厂④电镀厂
丙:①炼油厂②水泥厂③火电厂④毛纺厂
丁:①化工厂②酿造厂③钢铁厂④印染厂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乙、丁 |
关于城市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均因地价因素而形成 | B.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
C.工业区选择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 | D.由于行政原因,住宅区出现分化 |
城市用地面积最大、最普遍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行政区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根据上述材料,完成7-9题。近年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 B.从城市流向乡村 |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人均寿命的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建设三峡水库需移民达百万之多。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
A.移民不愿离开祖辈生活的故乡 | 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
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 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