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中国“嫦娥奔月”的美好神话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再到“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人类探索太空的步子越走越远。“人类探索太空的步子越走越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B.世界上只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C.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做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预测,2009年7月22日上午将发生数百年内最为壮观的日全食天象。当天,全食带先后经过了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湖北、浙江北部、上海等地,时间最长持续了6分钟左右,是本世纪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对日全食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了:()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表明

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C.只有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
D.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近十年来,尽管两岸关系艰难曲折,但面对天灾,两岸同胞总能共同面对。1999年的的台湾“9·21”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09年台湾南部特大洪灾,都将作为两岸携手共进的生动样本载入史册。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感情:
①表明了传统文化是联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
②表明了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